BY:张京科
利用三上来读三联太难。
马上的时代过去了,我在地铁上倒是经常听到吆喝卖生活周刊的,估计这是自从网三表同学在互联网发表博客之后,众多地铁读者以及中老年少女对文学的后遗症。
枕上的时代过去了,古代娱乐方式很少,既不能去楼子听戏,也没钱去窑子喝花酒,所以看书成为穷知识分子唯一的娱乐方式。现在呢,知识分子教授为企业家写个稿子做个讲座开一个BA班就是几万块,到枕上恐怕由于晚上酣饮的缘故只能倒头酣睡。没有有思想的人写书,小子小资们读什么呢?读世界是平的这种外国垃圾书籍?当年的番夷小邦,居然也可以为我唐唐中华上国写书了。
还好厕上还没有被该死的技术进步所替代,没有书读,读杂志也是好的。(此博客梦幻西游、大话西游系列亦有贡献。我们游戏部订有三联以及大软等杂志,每次厕上我都会借阅。)
今天厕上读三联颇有心得。我看了一眼由于中国媒体的集体无知而造成的中国最具人文精神的杂志的制造者。
七排座位:主编、副主编、主编助理、资深主笔、主笔、主任记者、记者。
看来朱老师是希望将三联打造成他的天下,或者三联要信教了。前面六排座位都带“主”,其中主笔六七人,主记十五人,与记者的比例高达28:10,上升速度比人民币升值还要快,似乎比我国政府正在高企的民官比也高。更符合国际上对世界各国官僚工作的一个漫画描绘。
不知我的本家总编辑对此现象如何看待?恨少?
三联上越来越多的广告,越来越多的经济文章,看来经济正在越来越多的融入中国的生活。
想想也是,据说三联主笔也就是一个月万元的收入,不写点经济类稿子如何维持体面的生计。我也在想基层记者如何生活,中国所有的年轻记者干下去,老大往往转行公关部,没法做白发记者。
我记得2003年的时候曾经向不少的记者说过自己的一点经验,多看看三联,文字不错,翻译尤其好,中文杂志里最好的了。
但是现在我怎么告诉新入行的同行一个劝告呢,请三联告诉我,学习什么媒体的文章写作?
三联,少谈点经济,多写点生活吧。
三联能否实惠点,那么多广告,干脆给我的同行多涨点工资,或者在内部有一个身份标准评判,别摆出来这么多主让我们外面的同行羡慕。
三联如果非要给我各位辛辛苦苦工作多年的同行一个名分的话,干脆叫总记者,不是更牛吗?
明天去正在下雨的广州总部。
评论